广德县县新农办
(2012年12月12日)
今年以来,我县将美好乡村建设作为“三农”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,把打造美好乡村作为推进城乡统筹发展、实现人口集聚的主要载体,着力建设环境优美、生活甜美、社会和美的现代化新农村,农村环境和面貌明显改善,美好乡村创建工作取得了新突破。现将今年以来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。
一、2012年工作总结
(一)强化举措,形成合力
一是强化党政主导。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美好乡村建设,成立了由县委、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美好乡村建设领导组,下设办公室(简称“美好办”),与县新农办合署办公,负责统筹全县美好乡村建设工作。建立了县领导联系指导、县直单位结对共建美好乡村工作制度。各乡镇、各部门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,从人力、物力、财力上全面强化美好乡村建设保障,形成了党政主要负责人亲自抓、负总责,分管书记专门抓的工作格局。
二是强化农民主体。充分利用电视、报纸、网络、展板、简报等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发动工作,推行美丽乡村理事会制度,充分发挥党小组长、村民组长、理事会理事长的作用。引导和利用好村里致富能手、成功人士的影响力,通过能人带动、政策推动、宣传发动、邻里互动,进一步激发广大农民群众建设美丽乡村的热情。
三是强化保障机制。建立“五个一点”多元投入机制。即,项目整合一点,按照《广德县涉农项目资金整合管理办法》,加大涉农项目资金整合力度,集中投入美好乡村建设。截止目前,全县整合涉农项目56个项目,资金1.23亿元,引导了村创建的活力,成为推动美好乡村建设有力的发动机。县级补助一点,县财政每年预算安排一定资金,采取“以奖代补”方式,用于引导各地美好乡村建设。乡镇投入一点,要求各乡镇都预算安排一定资金,投入美好乡村建设。群众自筹一点,引导农民对直接受益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日常管理投工筹劳。用足用好村级公益事业“一事一议”制度,发动群众共建美好家园。社会捐助一点,发动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美好乡村建设,广发动员和引导创建村企业家、在外成功人士回报家乡,共建美好乡村。建立了“月暗访、季调度、半年督查、年度考核”工作机制。制定出台了《2012年度美好乡村考核办法》,建立了乡镇重点整治村、美好乡村创建村和美好乡村创星村三级考核体系,既对美好乡村创建村达标村给予补助,也对环境整治、美好乡村创建工作先进村进行奖励,还对过去创建村进行创星复评奖励。县新农办、县委督查室、县政府督办室按照出台的考核办法和细则,对照时间节点,建立跟踪督查、动态考核、情况通报等制度,并采取“月暗访、季检查、半年督查、年度考核”的方式,全面强化美好乡村建设的督查考核工作。
(二)科学规划,梯度培育
一是科学安排计划。按照重点整治村、美好乡村创建村、美好乡村星级村三级体系,分层次、分阶段推进美好乡村建设。在全县全面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的基础上,创建重点整治村,再选择基础较好的重点整治村开展美好乡村示范点创建。对已经创成的美好乡村,在下一年度进行星级争创和考评。
二是坚持规划引领。编制《广德县美丽乡村建设规划》,着力完善以中心村为重点的村庄布点规划,按照“一村一品、一村一景、彰显特色”的原则,精心编制一批创建村村庄建设整治规划,完善村庄规划体系,形成“一大核心、九个中心、N个节点”(以县城为核心、乡镇所在地为中心、美好乡村为节点)的城镇体系格局。完成了10个美好乡村创建村的规划编制,4个环线村庄整治规划工作,并通过了规划评审。进一步强化规划在创建村创建过程中的引导作用,坚决控制违法建设,引导和扶持农民向社区聚集。
三是坚持点线结合。在抓好美好乡村创建点的同时,突出抓好美好乡村“三条线”:突出乡村旅游一条线,即东亭、卢村、四合三个乡镇的乡村旅游线;突出国省道沿线;突出到美丽乡村去的道路沿线。同时,全面推进美好乡村建设,加大农村环境整治力度,逐步改善农村环境脏乱差现象。
(三)突出重点,有序推进
大力实施农村清洁工程,全面改善农村环境。坚持建管并重,从今年8月份开始,全面启动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,实现全县农村环境清洁工程垃圾处理覆盖率达到100%。制定出台了《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的实施意见》,明确乡镇党委书记和村(社区)书记为第一责任人,进一步理顺了县乡村三级责任体系。县政府与各乡镇签订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责任状。大力开展农村垃圾处理突击月活动,目前,保洁队伍全部组建到位,环卫设施基本建成,环卫设备配备齐全,保洁机制相对完善,农村环境“脏、乱、差”的状况得到显著改善。全县共投入资金2660万元,设垃圾桶14600个、垃圾房2001座、垃圾焚烧炉16座,购买垃圾清运车142辆,聘用垃圾保洁人员1220人,建成垃圾中转站9个,日处理垃圾150余吨。初步形成“户集、村收、村处理”和“户集、村收、乡镇中转、县处理”的垃圾处理模式。
深入创建,全面提升美好乡村建设水平。全面抓好美好乡村示范点创建工作,对去年达标的11个创建村,实行星级动态管理,每年进行复评,复评优秀的增加一个星级,奖励10万元,最高为“五星级美好乡村”。复评不合格的下降一个星级,直至撤销“美好乡村”称号。在巩固提升老点的基础上,深入创建新点。2012年,新增的12个美好乡村创建工作扎实推进,完成各项建设任务。在美好乡村建设过程中,我们悉心指导美好乡村创建村主打文化、旅游、生态品牌,注重乡土文化、民俗文化的挖掘,创建文化品牌村、旅游生态村、产业特色村,全面提升美好乡村建设水平。如:新杭镇依托美好乡村建设,规划农民新村,积极打造箭穿千亩桂花产业园;东亭、卢村两乡镇依托美好乡村建设,打破行政区划,优势互补,着力打造东卢山水画廊;四合乡依托灵山大峡谷,着力打造具有本地文化内涵的美好乡村;柏垫镇借力美好乡村建设,结合点线,打造内环旅游线;邱村镇农业开发结合旅游开展得生机勃勃;桃州镇钱村、誓节镇石鼓村的社区建设有序推进。
(四)坚持造血功能,实现了农村经济增长新突破。
壮大村级集体经济,是推进美好乡村建设持续发展和长效管理的关键。没有村级经济作基础,美好乡村建设维持不了多久;只有村级经济发展了,农民增收了,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美好乡村。为此,在建设过程中,要求各乡镇、村提前考虑经营要素,抓好产业培育和发展,发展集农产品生产加工与休闲体验等功能于一体的乡村旅游新业态;抓好村级资产的盘活和开发,引导村级通过规划和建设,将创建工作与土地流转、林权流转、土地复垦等工作有机结合,推进创建从“建设村庄”向“经营村庄”提升。有工业基础的创建村,继续在招商引资上做文章;没有工业基础的创建村,在现代农业和特色农业上做文章;具备旅游资源潜力的创建村,在休闲旅游上做文章;已经形成人口集聚或正在形成的创建村,在社会服务上做文章。总之,不拘形式,创新发展,使村级经济始终充满活力。如今年“十一”长假期间,美好乡村示范村九龙村迎来了上千名游客,是我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成果的重要体现。
二、2013年主要工作安排
2013年是我县美好乡村建设的攻坚年,为进一步加快全县美好乡村建设步伐,按照县委、县政府《关于印发广德县加快美好乡村建设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意见的通知》(广发[2012]22号文件)的总体部署,继续深入开展美好乡村创建活动,提升建设品位,把广大农村建设成为生态宜居、聚商宜业、魅力宜游的具有皖东南特色的美好乡村,着力实现城乡统筹发展。现就2013年全县美好乡村建设工作提出如下意见:
(一)工作目标
根据全县美好乡村建设总体目标要求,按照重点村庄整治村、美好乡村创星村、美好乡村示范村的标准,分层次、分阶段推进美好乡村建设,年新增美好乡村示范村10个以上,初步建成以东亭-卢村-四合-柏垫休闲旅游型、桃州-新杭-邱村工业带动型为特色的美好乡村示范带和以国省道、县乡村道沿线等为重点的环境卫生示范带;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取得明显成效。
(二)工作重点
坚持规划先行。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趋势,结合人口分布特点,科学编制全县美好乡村建设村庄布点规划和中心村村庄整治规划,指导乡镇严格按照规划推进美好乡村建设,结合自身特点,坚持一村一品,彰显生态魅力,突出乡村特色,切实做到高起点规划、高标准设计、高要求实施。
推进中心村建设。以中心村建设为重要抓手,开展改路、改水、改厕、改圈等村庄建设工作,达到道路硬化、村庄绿化、路灯亮化、卫生洁化、河塘净化的环境优美标准。集中整合文化娱乐、商贸物流、医疗卫生、体育健身等各项资源,投入中心村建设,全力打造集青山绿水、田园风光、民俗风情、乡土文化于一体的美好乡村。
美化农村环境。进一步加强农村环境卫生的综合治理,开展农村环境集中整治活动,逐步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,大力推进农村自然环境的生态化保护、人居环境的功能化改造,努力建设村容整洁、生态环保的美好乡村。健全垃圾运行机制,积极探索 “垃圾减量”长效管理办法,按照县财政拨一点、乡镇财政拿一点、村民自筹一点、社会捐助一点的渠道筹措,重点用于村容卫生日常保洁和公共基础设施日常维护。在做好村庄环境整治的基础上,突出抓好东亭—卢村—四合—柏垫生态旅游示范带、桃州镇--新杭镇—邱村的工业带动示范带的建设工作。在做好基础性保洁工作的同时,进一步提升,形成“珍珠”效应,串珠成链。同时,严格管理农民建房,引导农民进入中心村庄或集聚区。进一步提升沿线的绿化水平,合理布点特色小品、观景平台。
发展壮大农村经济。大力发展农村经济,不断增加农民收入,促进农民就业创业的多元化拓展,努力建设生产发展、增收稳定的富裕乡村。一是推进农村产业特色化发展。根据宜工则工、宜农则农、宜旅则旅的原则,整合当地资源要素,科学制定产业发展目标,注重产业配套衔接,形成乡村特色经济集群。进一步做强粮油、畜禽、竹业等传统优势产业,扶持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、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村致富带头人,提升农业产业化整体水平。二是推进乡村旅游经济发展。把美好乡村建设和旅游发展有机结合,依托美好乡村建设发展农家乐、农林观光、休闲度假等乡村旅游,将美好乡村打造成乡村旅游景点,以乡村旅游发展进一步推动美丽乡村建设。三是积极鼓励和引导全民创业。继续整合“阳光工程”等各类培训,创新培训方式,为农民就业创业提供智力保障;鼓励引导农民进城务工、经商创业,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;引导农村土地有序流转,促进适度规模经营。
打造和谐乡村。大力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村级事务民主管理,确保农村和谐稳定。指导创建村主打文化、旅游、生态品牌,注重乡土文化、民俗文化的挖掘,创建文化品牌村、旅游生态村、产业特色村。以“文明村”、“五好家庭”、“文明户”等评选活动为载体,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,引导乡风文明,不断提升农民的幸福感、满意度,建设文明和谐的新农村。
(三)工作措施
加大宣传力度。切实加大舆论宣传动员力度,利用横幅标语、专题新闻、网络传媒、报纸、美丽乡村简报、政府网站、党建专栏等多种形式,深入宣传发动,及时总结和推广美好乡村建设中的好经验好典型,努力营造浓厚的创建氛围。计划在年初召开全县美好乡村建设工作会议,总结表彰2012年工作,动员部署2013年工作; 7月份召开现场观摩会,通过会议等形式进行再动员、再宣传、再部署,进一步激发全县人民建设美好乡村的热情。
加强组织领导。继续把美好乡村建设放到重中之重的位置,坚持“一把手”负责制,形成党委领导、政府主导、农民主体、部门协作、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。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,各乡镇和有关单位各司其职,各负其责,加强协作,形成合力。各乡镇根据县里确定的年度创建计划,在2013年1月底前申报创建村和创建计划,5月底前完成规划编制工作,制定美好乡村总体建设方案、子建设方案、资金筹措方案、时间节点方案等四个工作推进方案。
深入开展结对共建。继续实行县领导联系和县直部门结对帮扶制度,进一步健全结对共建工作机制,创新共建方式。各共建单位结合本单位实际,制定共建工作计划,在项目、资金、技术上积极向创建村倾斜。积极开展村企共建活动,引导和鼓励工商企业、成功人士积极为美好乡村建设贡献力量。
实行多元投入。建立“政府前期引导、农民自主参与、社会力量多方支持”的多渠道、多层次、多元化投入机制。充分发挥各级的优农扶农普惠性政策作用,加大对列入当年创建计划村以奖代补的财政专项资金补助力度;积极整合各部门支农项目和资金,促进各类项目、资金、指标等要素向美好乡村创建村倾斜;鼓励通过市场化手段拓宽资金渠道,广泛吸引社会资金参与美好乡村建设。
加强督查考核。建立健全工作调度督查制度,健全“月暗访、季调度、半年督查、年度考核”工作机制。进一步完善美好乡村建设考核办法,细化考核指标,使各项建设工作目标具体化和责任化。继续实行美好乡村跟踪复评制度,创星达标,建管并重。年底按照考核办法,组织相关部门对照标准,严格考核,争创美好乡村示范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