柳芗 搜集整理
东亭乡境内有一条出了名的田冲,宽有百米,有多长呢?说出来够玄的,它上通罗兰津,下至施家津,东西长共一十八华里。在它的两面多是高堤或山岗,如将它接通一处大水源,便是一段现成的运河。
这十八里田冲到底是怎么来的呢?说起来话就长啦。
相传宋朝的徽宗皇帝是个挂了号的大混帐,整日里不问朝政,只知道歌舞游乐,花天酒地。渐渐地这家伙就玩出许多花花绿绿的名堂来。他游览过天下的秀水名山,高阁古寺,那些地方可真是妙不可言呀!说不尽的奇花异草,看不完了巨木奇石。遗憾的是,无论多奇多美就是搬不到皇宫里来呀!于是他下了一道圣旨,遍征天下奇珍异宝,可拿的拿,不可拿的抢;搬得动的搬,搬不动的用车载船运。一时间,天昏地暗,民无宁日。
那时湖州知府也是个大坏蛋,为了讨好皇上,派人把太湖边一块两层楼高的奇石占为己有。这巨石的形状有些象雄鸡,知府老爷拍马屁可是内行,奏本上去说它是金鸡石,太湖神物,偶尔还会啼叫。那皇上呢?甭问,是多多益善。这样没几天,知府大人就亲自领人把这块巨石装上大船,准备送往京城,可是此地水路不通,旱路又无法运载。那徽宗皇帝只管要宝,哪里把这些当回事?当即征来十万民夫,不分昼夜,人工挑河;并定下半月期限,过期误事,尽皆斩首。那年头,官府草菅人命,说到就能做到的。可怜十万民工忍着饥饿服役,累死累活,哪天不死伤几百条人命呢?
转眼就过去十天啦,可是运河的深度尚不到一半。知府捶胸蹬足,差役凶残如虎。眼看着期限逼近,民夫们即使不被饿死、打死,也难逃最后一关了。要反抗吧,无能为力;最后索性撒手歇息,反正也没指望活命了。
这件事很快被大慈大悲的观音娘娘知道了,她急忙上奏玉帝,请求让祠山菩萨来解决这个问题。那时离运河不远就是祠山庙,祠山菩萨就在那安身。可这个祠山菩萨性子倔得要命,别人叫他干的事他不愿意干。观音娘娘知道这一点,就想了个办法。一天,她偷偷将一把特长的大锹搁到祠山庙门边,然后,自己变成一只金丝鸟儿飞进庙去,津津有味地啄食起庙内的三牲供品来。第一、第二次祠山菩萨倒没理会;第三、第四次也还容忍了;可是到了第五次,祠山菩萨真火啦!蓦地显出真身来,看见门边有把长锹,也不管三七二十一,攥住把儿就来赶那只金丝鸟。金丝鸟在月光下忽东忽西,且飞且鸣。祠山菩萨气喘吁吁,拖着长锹在后面追,边追边骂。追了好一阵,知道没法追上它,就只好悻悻地回去了。
第二天,当人们打这河边经过时,不觉又惊又喜。原来祠山菩萨拖的那把长锹是天上的神锹,经过祠山菩萨拖了个来回,居然拖出了一段现成的运河来。
这件事传到徽宗的耳朵里。这昏君一改先前的残忍,假惺惺地说:“既然上天都这等慈悲,朕为人主更要爱民如子。”于是便收回了成命。从此,虽然停修了这条运河,但,这段现成的运河却永远留在了世间。后来由于没有必要做河,就化河为田了。又因为是神锹拖出的,所以,人们就给它取了个名字叫“拖锹冲”。
不知道这个故事到底是真是假,反正世世代代都是这么传下来的。